English

藏书人的愿望

1998-05-06 来源:中华读书报  我有话说

读书与藏书比较,我似乎更执着于后者。书可以不读,但不可以不买。家有藏书几千册,读过的十不及一,可见得藏书的欲望胜过读书的欲望。

藏书人也有懊恼事:明知出了那本书,就是买不到。我有幸住在大城市,许多好书还能不期然地拎回家;到中小城市的书店看看,便知道这种地方再也出不了学问家、藏书家了。

记得80年代初在北京读大学时,校内书店的柜台上总放着最新一期的《社科新书目》,你若看到有中意的书,便可花两分钱向书店购一张《订购卡》,填完交给书店,什么时候书到了,卡就寄给你,凭卡购书。这法子很便利,我的许多藏书就是这样购买的。

都说现代已到了信息社会,不知何故,购书场所反而看不到新书预告和《订购卡》之类的东西了。我算不上什么学者,但又好琢磨一点儿学术问题,于社会科学也兴趣广泛,也就喜欢在其中搜寻一些学术专著。现在的书店讲究经济效益,不畅销的书不上架,许多有学术水准的书也因此失之交臂。其实,学术著作未必没有市场。日前,我喜孜孜地购得《伪书通考》一书,告知同事,同事即问何处有售,因同事也是想要这本书的。我敢说,搞一点文史哲的人,想要这本书的不在少数。

因此,虽然处在信息时代,但在信息尚未真正畅通的情况下,不妨沿用一下老办法,相信这对于繁荣图书市场,方便读者是大有益处的。

建议各地新华书店恢复《社科新书目》之类的信息发布,并进一步加以改进。可以增加如下几方面的内容:1、增加存书信息的发布。一些有学术价值而一时未能售完的书,可再次加以介绍,并通过正规发行渠道办理邮购,以杜绝欺诈行为;2、发布图书质量信息(主要是图书出版质量)。对于已出版的学术专著,由图书管理权威部门进行认证,以杜绝一些出版社急功近利、滥出书的行为。“无错不成书”的现象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。3、制定图书价格管理办法,制止图书出版的暴利现象。按市场法则,公布图书成本核算方法,以保护消费者权益。对于那些有品位、有学术价值的图书,应给予一定的扶持;反之,应加以限制,包括限制其图书定价与发行量,以净化社会空气、节约资源。

市场经济决不是泛滥经济。实质上,它更强调运行有序和资源的合理配置。图书市场,除了物质的一面,更是一个精神的载体,也更需要合理的规范。(南京邮电学院唐根希)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